定调!四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: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
党的二十大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,会议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。此次全会公报中,首次明确提出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”,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指明方向。
全会提出,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”,其中特别指出要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”。这一表述出现在民生保障部分,表明房地产政策将继续与民生福祉紧密结合。
与以往相比,此次公报将房地产发展置于共同富裕的大框架下,强调通过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房地产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。
01 会议背景:奠定“十五五”发展基调
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决定“十五五”规划关键会议,出席这次全会的有,中央委员168人,候补中央委员147人。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,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。
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了“十四五”时期取得的成就,指出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,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全会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。面对深刻复杂的变化环境,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。
会议将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和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”作为重要指导原则,这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背景。
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稳步增长和民生福祉改善。

02 房地产新定位: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并重
全会公报将房地产表述放在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”部分,明确指出要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”。这一定位凸显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。
与以往会议公报相比,此次表述有显著变化。过去常提到的“房住不炒”等关键词未出现,而是从更积极的层面强调“高质量发展”,表明政策重心已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转向推动行业转型升级。
同时,公报强调“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”,这意味着房地产政策将更加注重保障基本住房需求。
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建筑品质提升,更涵盖居住环境、社区服务、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全面提升,与“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”的总体目标相契合。
这一新定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,体现了房地产行业从规模导向向质量导向的根本转变。
03 政策衔接:与整体经济战略协同推进
公报提出“建设强大国内市场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”,要求“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”,这与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。

在“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”部分,全会提出“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”,这将为房地产企业营造更加法治化、市场化的环境。
“优化区域经济布局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”的要求,也与房地产发展直接相关。不同区域、不同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将更加差异化,更加强调与人口、产业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在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”部分,公报强调“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”,这预示着绿色建筑、节能住宅将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。
这些政策相互衔接、相互支撑,共同构成了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框架。
04 行业展望: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
四中全会为“十五五”期间房地产发展指明了方向,行业将呈现新特征。房地产行业将告别大拆大建模式,转向精细化、品质化发展。
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提速。全会强调“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”,保障性住房、长租房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,与商品房市场形成互补。
建筑品质和居住体验将成为核心竞争力。随着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”要求落地,房企必须从注重开发规模转向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。
绿色建筑和智慧社区将成为新标准。“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”的要求,将推动建筑行业节能减排、绿色低碳转型。
区域分化将更加明显。随着“优化区域经济布局”推进,人口流入城市与流出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分化,政策也更加精准化。
从“房住不炒”到“高质量发展”,房地产政策正经历深刻转型。四中全会确立的新方向将引导资源向高品质住宅、绿色建筑和保障性住房领域倾斜。未来五年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通过更舒适的居住空间、更完善的社区服务得以实现。
房地产行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单一引擎,而是承载起民生保障、绿色发展、共同富裕等多重使命。这一转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,也预示着行业发展将更加稳健、更可持续。
更多推荐








关于小宝
小宝动态
四川·成都·高新区·吉泰壹号大厦12F